顯示具有 教學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學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雙人瑜珈




以前偶而喜歡教一點雙人瑜珈,增加上課的趣味。
後來有許多同學跟我反應,
例如分配到的同學正好是自己的主管、
或是身材相當但是力量卻是差距太大.....
各式各樣的原因,造成不愉快的經驗,
這才察覺到自己不夠體貼學生的心,進而取消了雙人瑜珈的練習。
.
不過我卻很想分享一下雙人瑜珈有趣之處。
如果未來有機會,還是希望同學能找到適合的夥伴體驗看看。
.
只要有信任、互相依靠的共識,
其實雙人練習付出的力氣,時常不到自己平時練習時不到一半,便能成就完美的體位法。
多麼神奇的事:靠在對方身上的卻轉變成為支持對方的主要力量。
正是所謂的事半功倍。
.
過程中必須用心感受對方的呼吸與細微的肌肉,
瞬間判斷自己現在必須多給一點,或是調整高度、甚至是呼吸的長度或力道。
僅僅是無聲而有明確的溝通。
細緻、複雜卻也單純,言語反而多餘且干擾,
必須全然地互相感受彼此。
進而產生外人無從介入的默契。
.
如同夫妻關係一樣。
.
你願意邀請你的伴侶一起進入這樣充滿覺知的關係嗎?
試著不要說那麼多話,而是冷靜地去傾聽,
去感受對方的成功、快樂、對方的痛苦與疲倦或想望,
一肩扛起份內的事之外,也別忘了依賴對方提供的力量,
充滿感激地去享受從對方傳來的力量,
不論是身體上的保護、精神上的支持、或是經濟上的供給、打理家庭的舒適的付出,
都能夠滋養自己更強壯、更美麗。
更別忘了伴侶溫暖的懷抱,是讓我們隨時靠著取暖、享受安定與寧靜,歇息的地方。
如此美妙的合作關係,必定幫助各自茁壯之外,也成就出一個強壯穩固的家。


瑜珈墊上的提醒:
.
在雙人瑜珈練習的過程中,就是在借力使力的狀況。
當一方把身體的重量完全交給對方的時候,
必定失去整體的平衡。
反之,
因為太害怕造成對方的負擔,而將力量完全自己吸收,
那也是非常困擾、一廂情願的作法,
原因是,對方感受不到你的重量,必定失去著力點,
絕對會變成"看起來"在做雙人瑜珈的表象,
實則是各做各的、雙倍辛苦的苦撐,
雙方的心底遲早萌生"快速逃離"這段合作關係的念頭。
呼吸也絕對無法同步。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慢慢來



有時候會有人問我教瑜珈多久了,學瑜珈多久了....
我只能回答:從19歲那年開始學習。
汗顏但誠實地,我並非充滿戰鬥力地永遠都在鑽研瑜珈。
.
上過我的課的同學都知道,我從來不會要同學一定要怎麼樣,
甚至有人的狀況是必須先躺下來休息我都不會生氣,
瑜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可以修心、
可以練身體、
可以追求體位法的美妙、
可以欣賞瑜珈老師的帥氣或美麗、
可以放空裝傻、
也可以來廝混一下認識朋友....
其實都好呀!
只要不要影響墊子旁邊的同學還有老師就好了。
.
"時間是公平的,心在哪、時間在哪、行動在哪、收穫在哪。
.
在長久的日子跟瑜珈一起作伴,
它美好的各個面向們,都去享受,
因為我也會生氣傷心失戀生病惱怒懶惰開心瘋狂.....
.
但重要的是,希望你在墊子上,
至少在這短暫的練習時間哩,能夠誠實地跟自己相處,
感受身體或心裡的聲音,
帶領老師就算在教課,也在學習,
帶領者不見得擁有完美人生,
卻足夠的信念在當下給出指引,一起向正確的方向去修正。
.
如同照片中的動作,看起來是把手腳扭成打結、縮成一團,
單腳站立。
但真正需要的力量除了背部肌肉被繃開、
核心收縮、站立的腳掌其實是在看似靜態中不斷地給出力量找平衡。
動作是停留的,力量卻必須是流動的。
如同我們每天每刻的身心狀態都不一樣,不可能完全保持在一個狀態,
所以我們也不可能一直用同一個模式套用給每天不同的自己。
.
來到同一間教室就是緣分,
在墊子旁邊一起聽呼吸的聲音也是緣分。
邀請同學,
每周至少送自己一個小時,來到墊子上,撇見自身的單純。

.
(照片為5歲大兒子掌鏡,並且決定這個姿勢)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珍貴


最近一直有人詢問課程,生完小孩的糊塗腦袋,到今天才想到要上部落格看一下,
竟有種年久失修好久不見的感覺。

這陣子週六的課程都是由Angie老師帶領,
由於Angie老師前往拍攝Asana瑜珈品牌的年度目錄,便由我親自上陣代課,

今天練習的Kriya是Nabhi kriya,主要目的:強化丹田部位的力量,迅速雕塑腹部,並激發第三輪。

上課前依照慣例會先把音樂編排好,kundalini的音樂總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練習者一點力量,節奏或是旋律,身體會有一種像在跳舞一樣的輕鬆自在。

教室裡同學們一邊喝著暖暖的印度奶茶,一邊玩我兒子或貓,一邊分享最近好不好,或是練習時後的感覺,忽然覺得好懷念。

每週一見,從我們都還在為情所困,到現在….摩拳擦掌地要去誰的新家走跳一下、期帶著要去參加誰的婚禮、好奇地要看一下誰的男友來接送…..,真是一種妙不可言,另人非常在乎的存在呀。

回到課程練習。

我總是信任你們,只給你們必要的提示,然後我看到課堂裡除了音樂的流動,每一個人寧靜地專注於自己內在,真美。不管這堂練習是否提升了大夥的第三脈輪,但我相信,大家都確確實實地享受了一個多小時與自己好好相處的時間。然後回到現實,喝茶吃點心,東拉西扯,真好。謝謝妳們。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Sat Nam

九月初得知自己懷孕之後,大約過了一個禮拜,我就開始進入初期的害喜,許多細微的感覺與身體的不適不斷的累積,母親總會提醒我不要這麼敏感,但我一直很珍惜我的敏感,它伴隨著敏銳的觀察與感應,附帶著心胸的訓練,從渴望身體的舒適,到安靜臣服於這獨一無二的不適,終於在最近,也許是習慣了,或是害喜慢慢回歸平靜,我試著回到課堂上,跟瑜珈還有學生們在一起。


在教體位法時,縱使忘記自己正在懷孕,一連串的口令與動作讓我忽然頭暈或上氣不接下氣,還有某些關節肌肉的彈性與角度變得很不一樣了,再再提醒了我是如此的幸運,可以教課的身體與心情充滿了感恩,學生的專注享受與汗水是我最大的回饋,每一次教體位法的情緒與身體總會產生高度的喜悅,像是約寶寶與這些媽媽最愛的阿姨們一起打開身體的感覺。

而Kundalini Yoga的練習或教學時,竟幫助我進入難以言喻的平靜,身心都會非常詳和,淺淺的一抹微笑可以形容。孕婦練習kubdalini應該是非常好非常好的選擇,它送給孕婦的禮物是喚醒在生命裡充滿愛與慈悲與堅定的力量。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延續向善與愛的精神


在嗎哪瑜珈任職的那段時間裡,公司有一個規定,該堂任課老師上課前,必須擦淨所有的瑜珈墊,安排燈光、音樂、蠟燭、薰香精油、毛巾,甚至瑜珈磚、繩的準備。


任職期間偶而感受到課與課之間要回答學生問題,又有下一堂課的墊子還沒擦,會產生忙亂的感覺,後來一次又一次,擦了不知道有沒有超過一千張以上的墊子,才發現,在擦墊子的過程中,老師關心學生已經發生、並且動作。後來我的學生看我忙,都會幫忙擦自己用過的墊子,這一點讓我非常感激。

有了竹瑜珈之後,像是有了自己的小孩,才更明白當初LULU老師的恩惠,我一樣會在每堂課堂前吸地板、用稀釋酒精拖地,消毒馬桶、點蠟燭、準備毛巾與音樂,準備課前後點心或泡茶,課後總有些學生幫忙整理瑜珈墊,有的同學比較趕沒有辦法都沒有關係,不論如何,一定要確定每張墊子乾了再收起來。

每個月在遵從知名瑜珈墊生產廠的指示:先用清水擦用稀釋醋擦再用清水擦待乾上油保養待乾,收墊子。

"嗎哪"在經典裡的意思是上帝給每一個人的食糧,我藉由LULU老師,得到了嗎哪的滋養,然後繼續延續下去,繼續給來竹瑜珈的朋友,謝謝LULU老師曾經給予的教導與環境,對我們這些晚輩有很大的啟發與善向的帶領。
                                   (懷霓霓的Open,LULU.LU媽,Patia與我@嗎哪敦南館)
                                  (2009年尾牙結束後,於嗎哪敦南館溫馨小客廳和照。)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輕輕練



瑜珈在台灣風行了大約4-5年的時間了,
幾間大型瑜珈教室在台北市成立,較小規模的也很多,
隨便掐指一算,
練習瑜珈的人口應該算是不少吧!

有位骨科醫生朋友說:
瑜珈是一種很容易受傷的運動,就像騎腳踏車一樣,聽起來不激烈,許多年輕病患大都因為這兩項運動前往就醫。
(左起:patia、佳鈞、祐竹)

教學六年多的時間以來,
練習過的派別有限,但一直留在我身邊的學生倒是不少,
我們看著彼此的變化成長。

在還沒有接觸kundalini yoga之前,
我就已經變成不太管學生今天"練習認不認真"的老師了,
不認真又怎樣呢?
只要在我的專業下確定學生不會受傷就好啦。
看過太多拼了命練習的同學,是想嚇死我還是怎樣?
練習應該是把時間拉長,緩慢而穩定的進步。

問題來了:不認真是要怎麼練?

輕輕練阿!
多把意念留給呼吸,感受呼吸帶來的能量,身體或四肢試著不要用多餘的力氣,
感受吹撫過皮膚的空氣,觀想身體裡的光,或脊椎上的熱能。
輕輕練,既不勉強又很有效率,因為隔天該來的痠痛還是會準時報到的。

愛上kundalini yoga之後,
由於kriya的時間計算,動不動就是三分鐘、五分鐘、七分鐘、11分鐘,甚至31分鐘。
我竟然也變成一個較有耐心的人了,
慢慢來比較快,這句話真是一點也沒錯,
每天都感覺一天好短,不是時間變少或變太忙,
而是我整個人都變慢了,
搞得從來守時的我這半年來老是抓不準教課出門的時間。
明明已經提早一個鐘頭準備啦,心裡好急,但動作就是快不起來。好慘。

雖說變成慢郎中又活在台北,某些意義上還挺困擾我的,
但打從心底油然而生的悠悠閒閒,卻是意外的收穫呢!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隨記

最近算是我的年前放假,手邊的課不約而同地因為聖誕與跨年,
休息一週或兩週的時間,煞時之間有點無聊。
還好仍小小幫得上右手設計公司的忙,讓自己的身心放了大假。

看了無垢"觀"之後,對身心練習的思考再次浮上心頭反芻。

今天我終於強迫小佑讓我教一段kundalini yoga的kriya,
當然我把kriya縮短城1/4,以免直接破壞我們之間的感情。
作完之後開口就先問我會不會害他明天沒辦法打籃球,
他的感想是,
過程中真的有很不耐煩的感覺,並且很想念我以前教他的ashtanga yoga,
如果不縮短直接來全套的,下課後應該會直接落荒而逃,再也不來上課了吧,
還好,
結束後全年鼻塞的鼻腔是通暢舒服的,全身性地提振了。
我剛剛就在想,
被我直接改課上kundalini yoga的學生們,真對不起你們,
不過也確實,想逃的人都跑了,
認真地再說一次:很高興看到留下來的妳們。
仍深深的希望,這樣不容易的練習,給我很大的啟示,也能在妳們的心中發生。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11月11日 十方究竟心靈饗宴@文化城區部









其實我應該要睡了,
但今天晚上的課讓我很驚艷,忍不住記下來。

我因為是台上的老師,
更清楚地看到,
也感受到台下那20幾位同學聚集一起”快樂”的能量。
才剛下課,
就在期待下個月上課了呢!
在這期間我要有更多的自我練習,
好讓下次有更好的能量互動!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無為而治的思考



幾乎所有學生在我身邊,時間都是用年來算的,
漸漸很了解彼此,
部分學生叫我祐竹,另一部分喊我,『老師』。

學生們之中,
有的是音樂家,
有的年紀可以當我媽媽,
有一群學生通通都是台大研究所畢業的美女,
有的是在金融業叱吒風雲的人物,
臥虎藏龍。
而我何其有幸,讓她們喊我一聲『老師』。

說起來很不好意思,
長期下來都沒有新血,實在拙於開發新的學生群,
因為我沒有名氣也沒有企圖心。

這兩週,
有一位學生她是准提心境的負責人,
很棒的是她們在明年辦了一個盛會,
其中有一塊的主題是瑜珈,所以需要三位不同派別很棒的老師。
這個老師需要可以吸引一堂課150位學生,
表示週期中,必須要超過這樣的數量,
我受邀時,打從心底的感覺擔當不起,
於是積極地幫忙尋找我的老師們,
還好幫忙把頂尖的老師們請到了!

自省地想,
在評估體力、練習、收入、固執的個性之後,
上課的堂數是在一個非常舒服平衡的狀態,
一週循環下來我擁有固定的學生很多,
但也因此一直沒有新的學生。
不知道自己到底進步了或是還在原地?
安於現狀的沒有企圖心,
因為這部份我太過抱持”隨緣”的態度。
我以為穩住自己,就可以超越利益。
但卻漸漸地成為一種小眾市場。

那一聲『老師』何其沉重,我總是記得要對身邊的這群親愛的學生們負責。
我看到身邊的一些同事,
一步一步地發展出自己更多的課,
往更大更有名氣的教室教課,
心裡替她們的努力感到高興。
而我,
面對自己的事業版圖是不是該再去找另一個平衡?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教師規範(1)


有些朋友曾因為要追哪一位瑜珈老師而去上她(他)的課,
也曾有學生為了要追求我,一週來上五堂課,
也許是因為師生戀造成一種權力上的性虐待快感,
所以特別容易在教室中利用距離感製造的幻像。

我非常認同kundalini yoga教師規則中其中一條,
不與學生發生任何形式的性關係。

瑜珈老師是一個難免會去碰觸學生身體的工作,
如果對於某一位來上課的學生臉紅心跳,
那如何專心教課?
如何對得起其他同學?
又怎麼去帶領所以人進入靜心?

尊重這份工作,尊重所有學生。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保持高度


昨晚教課
最後一個練習
我在動作中做了些變化
這個練習是後彎類的
需要保持住身體中心軸的高度
然後才有機會往外擴張
在移動中心的同時
若要看起來很從容
身體裡面運行的內力就必須非常豐沛
專注力非常集中
動作就會變得很飽滿

講解與示範完這些重點之後
我就坐在前面給他們時間與提示
一眼望去
就很像是在監考那樣
誰正在作弊偷懶一眼就看出來了(但我明白那些同學只是累了.畢竟這不是考試)
當然
有數位同學甚至超越我說出的簡單幾句要求
非常非常感動
像是看了一場很棒的表演
也深深明白這些同學為什麼有辦法在他現在的位置
"盡力"看起來真的很美麗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不歸路


自從我開始試著教kundalini之後,很明顯地發現學生變少了,
『老師只教她練習的東西。』
必須承認kundalini yoga的體驗超越所有其他派別帶來喜樂,
套一句我們老師曾說過: 『我告訴我老公,這種高潮不是你可以給的。』

前輩們在教學上的意見幾乎都是,
這是一個很小眾的派別,一定要搭配其他工作。
如果我不想要練習其他派別,我不想要教自己沒有確實每天練習的瑜珈,
Kundalini yoga的特殊性太強,也不可以跟其他瑜珈做結合。

可能我的個性比較固執,
眼睜睜看著一些學生流失,還是繼續教kundalini,
我知道大部分上瑜珈課的人都只是為了運動一下,
並不打算下班後還得上kundalini這麼辛苦的課。
呼~~~
我開始了一些不同的飲食、衣著、想法、生活作息,
我開始遠離大家。
學生一直以來都是我很大一部分的喜悅,
看著學生流失,孤獨的感覺襲擊。

2009.7.28